信宜竇州里
作者:梁大海 來源:今日大學生
竇州是由鎮(zhèn)隆東江、西江交匯處的羅竇洞而得名。1000多年來,相繼建造了諸如學宮(大洪國王宮)起鳳書院、隴西書院、藜照書院、簡齋書院、文昌宮、文明樓、李仰吾公祠、開越大夫祠、信宜縣國民政府,會馨樓、信宜縣師范學校、楊筠松紀念館,以及古郡民俗建筑群等等建筑。共計有19間書院、12間公祠、12間廟宇和7間旅館。因為城中建有東南西北4個城門,有八個牌坊,故有“八坊”之稱。由此可見當時古城的錦繡繁華。信宜市竇州古城以鄉(xiāng)村資源為依托,清理場地后原地建設(shè),并保留周邊自然生態(tài)風貌。
園林景觀保護良好,外部植被覆蓋率為100%,內(nèi)部綠化率為40%,各種植被保護完整,將自然景觀開發(fā)成景點,讓綠水青山變成了源源不斷的金山銀山:園內(nèi)植被數(shù)量眾多,生存狀況良好,資源實體完整無缺。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古城人懷著對前人的無限崇敬、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傾盡全部能量和熱情要將信宜市竇州古城打造成一個蜚聲中外的文化旅游勝地,再現(xiàn)一千多年前古城的輝煌。地方政府和群眾一道,群策群力,利用豐富的特色資源,著力建設(shè)古城六個核心村及鎮(zhèn)隆溫泉區(qū),開發(fā)成以“古村、田園、溫泉”為特色主題的景區(qū),建設(shè)集人文觀賞、悠閑觀光、風情體驗、溫泉養(yǎng)生于一體,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相輝映的特色溫泉小鎮(zhèn)。
八坊村省級新農(nóng)村示范建設(shè),已對古城紅樓、文昌宮、起鳳書院等50多個景點進行重點修復,實現(xiàn)“點上出彩,沿線美麗”的建設(shè)成效。同時,一批文化廣場、休閑綠道、小公園和亭臺樓閣,也點綴在古城之中煥發(fā)神采。古風繚繞、綠柳垂波、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4-02-23 關(guān)注:
大學生活推薦
- 探尋七秩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 “今天晚上羽毛球雙打缺倆人”,“乒乓球明天下午雙打有缺人的嗎”,校園集市里的同學們在尋找著可以一起運動的伙伴,想要去體育館享受
- 大學生活 02-28
- 清晰的冬日畫卷
- 不知不覺來到大學已經(jīng)很久了,已然成為一名大三的學生,今年的冬天下了一場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雪……
- 大學生活 01-19
- 樂不思“暑”
- 在2023年的暑假期間,我很榮幸的參加了盱城街道新灣社區(qū)“愛心暑托班”的實習工作,通過此次活動也讓我的假期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 大學生活 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