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的暑期社會實踐當中,我很榮幸成為別出心材小分隊其中的一員,為研學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的精神要義,充分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世界胸懷和歷史擔當,我與團隊成員在暑期社會實踐中一起追尋習總書記的足跡,一步一腳印,追溯紅色記憶、體悟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彰顯青春力量!
在本次實踐中,與部分團隊成員共同云游浙江省嘉興南湖紅船、江蘇省南京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河南省劉少奇在開封陳列館等六個具有代表性的紅色教育基地,重溫紅色精神,體悟革命精神。其中,劉少奇在開封陳列館給予我印象最為深刻,場館前院南北兩側墻上的大型碑刻上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手稿局部和鄧小平等先輩的題詞,不經讓吾輩青年憶起往昔崢嶸歲月中革命先輩們永垂不朽的紅色精神;展廳里邊中劉少奇同志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活動照片和珍貴圖片,再現了作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劉少奇同志的光輝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和親切感;最后,天井院正中的劉少奇同志銅像那仰首展視、堅忍不拔的形象深深感染了我,讓我不禁憶起總書記的人民情懷、世界胸懷與歷史擔當。
與此同時,時代給予不同時期的青年不同的命題與期許,截至2019年9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總數達到473個,到2021年6月19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新命名11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在這些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紅色教育基地不在少數,但紅色精神的傳承與發(fā)揚呈現薄弱現象,由此命題,我與團隊成員開展紅色基地的相關調研。
本次調查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人群以大學生為主體,共青團員占比居多,問卷基本可以體現出當代青年對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其中18-25歲占比較大,其余年齡段均有分布但不均勻,可見問卷普遍性完成較差,但問卷結果能較好的代表青年人的想法和建議。在參觀紅色基地及相關紀念館次數方面,根據調查結果可知,超過70%以上的調查對象去過紅色基地或者紅色紀念館2次及以上,19%的人去過1-2次,3%的人從未去過。因此,通過提高紅色基地和紀念館的吸引力來吸引人們以達到紅色基地宣傳的作用是要攻克的難題之一。而在多種宣傳方式中,大眾更喜愛于視頻講解類的紅色教育基地的介紹,可見當代短視頻對紅色基地的宣傳具有重要作用,吾輩將以此為契點積極宣揚革命精神與紅色文化!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我深入學習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的精神要義,從歷史事件中汲取精神力量,領悟新時代青年應該擔負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我也更加深刻認識到社會發(fā)展到今天,青年一輩當繼承先輩們艱苦奮斗的精神,繼續(xù)密切關注時代發(fā)展,厚植國家情懷的激情,積極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