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29日,青島城市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暑期“智趣啟航,夢想下鄉(xiāng)”實踐團肩負著紅色使命,懷揣著熾熱的初心,毅然奔赴濟寧市汶上縣東和園社區(qū),積極開展線下留守兒童支教活動,書寫著傳承紅色基因、助力社區(qū)教育的壯麗篇章。
知識領航:助留守兒童逐夢飛翔在此次支教活動中,實踐團隊員充分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特色課程,涵蓋了思想引領課、傳統(tǒng)文化課等等。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開拓視野,讓知識的種子生根發(fā)芽。通過不同課堂內容讓孩子們感受創(chuàng)造樂趣,領略歷史魅力,鍛煉想象力和環(huán)保意識,全面提升了孩子綜合素質,為其成長奠定基礎。
圖為實踐隊員為孩子進行課業(yè)輔導 朱長權供圖
巧手筑夢:為留守兒童點亮創(chuàng)意之光實踐團隊員積極展現(xiàn)個人才華與專業(yè)能力,用心打造了趣味盎然的手工課程。手工課內容豐富多樣,包含了紙藝創(chuàng)作、飾品制作、模型搭建等等。隊員們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在紙藝創(chuàng)作課上,一張張普通的紙張在孩子們手中變幻出各種奇妙的形狀,有展翅欲飛的紙鶴,有嬌艷欲滴的花朵。孩子們全神貫注,沉浸在創(chuàng)作的喜悅中,感受著從無到有的成就感。模型搭建課則激發(fā)了孩子們的空間想象力。他們齊心協(xié)力,用積木搭建出心中的理想家園、夢幻城堡,在合作中增進了彼此的友誼。這些手工課程不僅讓孩子們體驗到了動手的樂趣,還開拓了他們的思維,增強了自信心。知識的種子在手工課中悄然種下,為孩子們的未來發(fā)展積蓄力量,為他們的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圖為實踐隊員在手工課上進行指導 朱長權供圖
運動相伴:助留守兒童踏上健康征程在此次支教活動中,實踐團隊員悉心籌備了別具一格的運動課程,包含了投壺運動、接力賽等等。憑借活力四射的教學模式,點燃了孩子們的運動熱情,拓展思維,使運動的火苗熊熊燃燒。通過多樣的體育課堂內容讓孩子們體驗競技快感,感受團隊力量,鍛煉協(xié)調能力和堅韌意志,全方位增強了孩子身體素質,為其茁壯成長筑牢根基。
圖為實踐隊員在運動課上進行投壺講解 劉子儀供圖
金融啟蒙:開啟留守兒童財富視野為助力留守兒童更好地了解更多知識,增進與社會的交流融合,除了精心準備支教課程外,實踐團還與社區(qū)工作人員開展其他面向社會活動。
7月19日,實踐團與社區(qū)工作人員帶領孩子們參觀金融教育基地。在參觀過程中,孩子們細心聆聽著講解員的介紹,親眼目睹了珍貴的歷史文物和資料,深刻感受在金融領域的智慧與力量。通過這次參觀,孩子們在紅色金融的歷史中汲取了前進的力量,也將激勵著他們努力學習,傳承紅色基因。
圖為實踐隊員集體與小朋友互動 韓新儀供圖
雷鋒信念:鼓舞實踐團隊勇往直前支教活動之余,實踐團前往汶上縣雷鋒展館進行參觀學習。在解說員的生動講述下,使團隊成員們對雷鋒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被雷鋒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所感染,紛紛表示要將這種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貫徹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未來的工作中去。
圖為實踐隊員雷鋒展館進行參觀學習合影 張雨鑫供圖
攜手并進,共赴未來。本次活動既為社區(qū)的留守兒童帶來了知識和歡樂,在他們心中播下希望與夢想的種子,也讓實踐團成員自身得到鍛煉和成長。未來,實踐團成員們會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為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貢獻更多的力量。
圖為活動集體合照 田惠文供圖